龙山百科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朱迈先 简历及资料详述

  基本内容

  朱迈先还是当时北平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那时的他已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与北平的许大学生一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积极投入到“一二·九”学生运动之中。1936年,还在读高中的朱迈先就已经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90年代,为了纪念朱自清诞辰90周年、逝世40周年,扬州市政协约请散居于北京、太原、南宁、上海、天津和美国的12位朱自清亲属撰写纪念文章和回忆录,并邀请他们来扬州参加纪念大会。朱先生的儿子朱闰生、朱乔森来了,长子朱迈先于1952年被镇压,其夫人傅丽卿带着次子寿嵩、孙子小磊从千里之外的广西南宁赶来参加纪念会,还写了一篇感情真挚的纪念文章。

  傅丽卿是南宁地区医院的护士长,她没有见过公公朱自清,只和他通过几次信,寄过朱先生孙子寿康的照片。朱先生给“丽媳”回信说,自己见到孙子的照片“甚为欣喜”,并在信中告诉“丽媳”说:“父近年因患胃疾清瘦,但精神尚佳也。”丽卿与婆婆陈竹隐不仅书信往还,还与她生活过一些时日,婆媳相处关系极好。

  上世纪40年代,朱自清在北京教书,长子朱迈先参加革命工作,一南一北,天各一方,好多年没有见面。父亲对儿子的工作、生活和婚姻状况十分关心,多次写信希望他早日成家立业,结束飘泊的独身生活。可他没等到与媳妇见上一面,便早早去世了;他更没有想到,一直参加革命工作的儿子,在他去世几年后也含冤九泉了。

  朱迈先是在1952年“镇反”运动中因“匪特”罪被枪杀的,当时他还是个三十来岁血气方刚的青年。

  早就听说过朱自清的儿子是“反革命”,建国初就被镇压了,但不知他到底犯的什么罪?这次他的夫人来扬州参加朱自清诞辰90周年纪念会,我们特地请她讲述了一些有关朱迈先鲜为人知的情况。

  从小生活在扬州的朱迈先是朱自清的长子,小名阿九。朱自清原配夫人武仲谦1929年病逝于扬州,留下了三子三女,阿九是老大,当时才10岁。1933年,阿九14岁,被父亲带到北平崇德中学读书,是学校高材生。朱自清很喜欢阿九,在《儿女》中五次提到阿九。他说:“阿九是喜欢书的孩子。他爱看《水浒》、《西游记》、《三侠五义》、《小朋友》等,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受父亲影响,阿九的文学功底很厚,老师常让他到讲台上朗诵苏东坡等人的诗文,他在学校还负责编辑学生自治会办的刊物《崇德学生》,影响很大。1936年,还在读高中的朱迈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地下党支部委员。“七七”事变后,朱迈先回到扬州,就读于省立扬州中学,曾任扬州地下党的支部工作,积极投入抗日活动。

  1937年底,沪宁沿线城市相继沦陷,陈素、江上青等人与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取得联系,在郭沫若、夏衍等人的支持下,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简称“江文团”,朱迈先积极参加“江文团”,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宣传团带着很多宣传用具,还有大量进步书刊以及各人的行李,全靠人挑车拉,十分辛苦。王石诚曾在回忆文章中说:“当时朱迈先、莫朴、李公然等人出力最大。”“江文团”沿途演剧、唱歌、演讲、写标语、画漫画、办壁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赶排了《我们的故乡》、《放下你的鞭子》等戏剧。陈素、江上青、朱迈先都当过主演。不少有志青年中途加入“江文团”,队伍由从扬州出发时的18人扩大到30多人,并于1938年初抵达安徽六安。六安当时是第五战区安徽省的政治中心,安徽省抗敌动员委员会、桂系部队十一集团军和政治部都设在这里。陈素很快与中共长江局和安徽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建立起“江文团”中共地下党支部。当时中共党员只有陈素、江上青、朱迈先三人,陈素任党支部书记。

  二

  “江文团”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又去河南固始、商城,湖北麻城、浠水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队伍逐渐扩大到40多人。当时“江文团”的人员都要求去延安抗大学习,董必武对他们说:“你们已有实际工作能力,不必再去延安学习了。目前广西部队需要政工人员,十一集团军三个师政治部都需要你们去工作。到这些师政治部去工作,可以发挥大作用,对抗战有益,希望你们服从分配,踊跃担负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荣任务。”不久,八路军办事处就把“江文团”成员分配到国民党桂系部队三十一军三个师的政治部工作,“江文团”的集体革命活动就此结束,陈素任一三一师政治部少校科长,朱迈先任中尉科员,江上青任一三八师上尉科员。不久,桂系部队调往大后方广西,朱迈先也随部队到达南宁。1940年10月,三十一军收复龙州后又驻防龙州。1942年,朱迈先所在的一三一师调防南宁。1944年参加桂柳会战后,朱迈先又随部队驻防桂林。桂林失守后,一三一师残部退至东兰县整训,后并入第二方面军,朱迈先被派到新十九师工作,在师长蒋雄部下任政治科中校科长。抗战胜利后,十九师开往海南岛三亚港,朱迈先兼任政工队长。

  由于戎马倥偬,漂泊不定,朱迈先与父亲8年未通音讯。一天,他忽然接到父亲寄自西南联大的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还特别嘱咐已届而立之年的迈先早日成家。儿子理解父亲的心情,后与傅丽卿结为伉俪,已从云南回到北平继续在清华园任教的父亲得到喜讯时大为高兴。朱迈先本想带着新婚妻子去拜望阔别多年的父亲,可自己拿的薪俸贬值,月薪只能在黑市上买到二斤花生油,根本没有盘缠去北京看望父亲和继母陈竹隐,心里十分难过。

  1948年8月,父亲朱自清去世,朱迈先考虑到携妻带子千里迢迢去北京十分不便,加之经济又非常拮据,便独自一人赴北京奔丧。傅丽卿为此抱憾终生。

  朱迈先奔丧后回到广西,经姑父介绍到国民党后勤总署组训司任秘书,便携妻带子住到南京。1949年,后勤总署迁广州,继而又要迁重庆。傅丽卿不愿去重庆,朱迈先就由老上级师长蒋雄介绍至桂北第八专署任秘书。1949年底,朱迈先代表桂北国民党军政人员向中共领导的桂林市政府联系起义事宜获得批准,遂起义成功。桂北军区司令周祖晃和七千余官兵接受了和平改编,朱迈先被送往广西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安置在桂林松坡中学任教。

  三

  时隔不久,“镇反”运动开始,曾任国民党师长的蒋雄被捕,长期在蒋雄部下工作并受其提携的朱迈先随之被捕。朱迈先被捕后,没有工作的傅丽卿难以抚养两儿一女三个孩子。一次,傅丽卿去探监,朱迈先对她说:“我和父亲一样是爱国的,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坏事,组织上会查清的,你放心。你现在没有工作,生活困难,先把孩子送给北京的母亲抚养。”傅丽卿没有见过婆母,也不知其生活情况,生怕婆母受累,便写了封信给婆母,陈述朱迈先和自己的困难处境,不久便收到陈竹隐从清华园寄来的30元以解燃眉之急。朱迈先虽不是这位婆母所生,但婆母对他们视同己出,关心备至。陈竹隐在傅丽卿最困难的时候一再劝慰她,要她挺起胸膛,抚育好孩子,自己一定会尽力接济她们母子生活的。此后傅丽卿每个月都能收到婆母寄来的钱,以维持一家四口人的最低生活费用。婆母为此确是尽了最大力量的,因为她每月工资只有60元,身边也有两儿一女,同样是四口之家,穿衣吃饭不算,还要供孩子上学,生活也极其艰苦。傅丽卿每次收到婆母寄来的钱,总是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直到一年后傅丽卿在一家医院找到了工作,才叫婆母不要再寄钱来。

  蒋雄是湖南新宁县人,他被押回老家审讯;朱迈先因长期在蒋雄手下工作,也被押到新宁受审。1951年底,蒋雄以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被枪决,朱迈先也以“匪特”罪被新宁县法院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时年33岁。傅丽卿得到迈先的死讯,如同晴天霹雳,痛不欲生,她对于迈先一生的经历是清楚的。她读过父亲朱自清给朱迈先的信,信中总是谆谆教导他要做一个有志的爱国青年。迈先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投身抗日宣传,他是听从党的安排到国民党部队工作的。建国之初,他代表桂北军区亲自赴桂林向党组织联系起义,对于七千多人的国民党部队接受共产党和平改编是有功劳的。她断定迈先一生的所作所为决不是反革命,于是她四处伸冤,一心要为迈先昭雪,让他安眠九泉。

  1982年,也就是朱迈先去世30多年后,傅丽卿带着子女和媳妇去北京拜见婆母,拜祭已故的公公。婆婆见到长媳和孙儿孙女孙媳非常高兴,特地将在国内的亲属一起邀至北京,吃了一顿团圆饭,随后又到北京西郊朱自清的墓地进行祭扫。在这次全家团聚中,傅丽卿将多年来为迈先申诉的情况告诉大家。全家人一致认为:朱迈先从中学起便从事革命活动,他是由中共长江局分配到广西部队从事政治工作的,后来又亲自出面与共产党联系,组织起义获得成功,一生没有进行过反革命活动,其冤案一定要继续申诉。党中央正在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是为迈先伸冤的大好机会。这给了丽卿继续申诉的信心和希望。

  傅丽卿回到广西后,又多次向当时判处朱迈先死刑的新宁县法院申诉,并提供了所搜集的大量材料和人证物证。法院经过认真复查,终于在1984年作出结论:1951年的判决纯属错判,朱迈先属于起义人员,且起义后表现良好,决定撤销原判,恢复朱迈先名誉。

  蒙冤33年的朱迈先冤案终于得到昭雪,活着的人感到高兴,九泉之下的朱自清、朱迈先父子也会感到欣慰的。在我撰写这篇拙作时,正好收到朱迈先遗孀傅丽卿从广西寄来的两张朱迈先年轻时的珍贵照片,她希望将照片用过之后送往朱自清故居陈列,“让他们父子永远在一起”。■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龙山百科网 » 朱迈先 简历及资料详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六

09/07

朱迈先 简历及资料详述

基本内容朱迈先还是当时北平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那时

登录

记住我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