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百科网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杨永宜 简历(杨永宜是什么人)及资料详述

  生平概述

  杨永宜先生1923年7月28日生于江西省萍乡市,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早年就读于萍乡扶轮小学及中学,成绩优异,1942年9月在贵州平越(近福泉)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冶金系.抗日战争烽火中,他随学校辗转于贵州、四川等地,并在遇难直接参加了抗战活动。抗战胜利后,他又随学校迁回唐山,1947年毕业,留校任教,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杨永宜先生作为我国第一批直接由前苏联教授培养的研究生,1950年至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1953年在东北工学院,主修炼铁专业。学成毕业后到新成立的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铁教研室任教。从此,他一直工作在这一岗位上,自1958年起任炼铁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和院两级学术委员会成员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直至1987年2月3日辞世。

  学术成果

  杨永宜先生治学严谨,崇尚实践,在北京钢铁学院工作三十四年中,为建立新中国冶金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尤其是在教材建设和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生产与技术进步方面做出了重担贡献。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建树和杰出成就的知名学者,是新中国现代炼铁科学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他加强了国际交往,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冶金学者。

  杨永宜先生学识渊博,理论基础扎实,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多有建树,特别是在高炉冶炼基本理论方面诸多开拓。他1959年主编了三卷本的《炼铁学》,1962年又主编了《专业炼铁学》。这些著作承前启后,为新中国的钢铁冶金理论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既为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了优秀的教材,又为钢铁战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指导性资料,备受学术界赞誉。

  进入60年代,高炉过程自动控制研究是世界发达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杨永宜先生再用数学方法处理极其复杂的高炉内煤气及炉料运动方面,以及高炉过程数学模型等方面都做出了极有价值的开拓性贡献。其代表著作如《高炉悬料力学机理的研究》《高炉气流压强梯度场的研究及其理论和实际意义》《高炉内煤气分布和炉料运动研究的新进展》《高炉封口回旋曲及高炉下部煤气运动特性及分布的研究》等论文,为高炉过程自动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生产实践方面,杨永宜先生积极领导和参加了许多在钢铁生产上意义重大的攻关课题。如1964年首都钢铁公司高炉喷煤技术的开发,80年代初包头钢铁公司含氟复合稀土铁矿的冶炼攻关等,并据此发表了极有见地的论文,也是其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成果。

  社会职务

  由于杨永宜先生在高等教育和工业战线上的成就和威望,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从1962年开始,他担任了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学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科委钢铁组成员,直至辞世。

  鉴于上卓有成效的工作和贡献,杨永宜先生曾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党员,并于1977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年荣获冶金工业部科技大会奖。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统战系统“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在他逝世后的1988年12月,国家科委,计委和经委联合表彰了杨永宜先生在材料工业技术政策制定中的突出贡献。

  杨永宜先生在国内钢铁冶金生产和理论方面的成就,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好评。自改革开放以来,他作为知名学者多次应邀出访美国,法国,德国和瑞典等国考察和讲学。他在出国考察之前便发现了病兆,但是仍然奋不顾身坚持工作,孜孜以求,一直未能及早治疗,造成了过早去世。这对于我国的冶金学术界是令人痛惜的莫大损失。

赞 0
分享海报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地址:龙山百科网 » 杨永宜 简历(杨永宜是什么人)及资料详述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

周日

09/08

杨永宜 简历(杨永宜是什么人)及资料详述

生平概述杨永宜先生1923年7月28日生于江西省萍乡市,自幼天资聪

登录

记住我

注册